只工作,不上班:
一個工程師對生活自由的渴望

2025/06/10
我在半導體業工作了好一段時間,從技術研發到產線支援,生活節奏幾乎被排班、會議與交期壓得死死的。這份工作不算差,收入穩定、在社會上也算體面。
但我心裡常常浮出一個念頭:為什麼我總是得「請假」,才能做一件本來就是我人生應該可以自主的事?像是平日白天去一趟銀行、出門旅遊、甚至只是回家陪陪家人。這些都要提早排假、被核准,彷彿自由是件要經過批准的奢侈品。
我不排斥「工作」,我只是不想「上班」
這份工作確實讓我學到很多專業,也享受過成就感。但所謂的「上班」,早已不只是技術上的挑戰,而是一套壓得人喘不過氣的系統:
- 要出現在特定的時間
- 出現緊急狀況時要留下來加班
- 回家之後手機隨時on call,嚴重的話還可能需要回廠處理
這些並非「工作」的全部,卻佔據了我人生的時間。
我嚮往的是一種不必「報備」的自由
想去旅行,就能說走就走。平日下午想去喝個咖啡、上健身房,不用擔心主管臉色。家人突然需要我,我可以立刻回去陪他們,而不是先打開公司系統去請假…這樣的生活,不是「耍廢」,而是自己掌控時間、自己安排人生節奏的狀態。
有可能只工作、不上班嗎?
經過觀察和摸索,我發現其實有一些出路:
1. 轉為自由接案或顧問
可以自由安排上下班時間,但初期案件來源不穩,要花力氣拓展人脈與信任感。
2. 自主創業
時間彈性,收入可拓展。需承受創業初期收入不穩定,還需自學行銷與營運。
3. 打造副業+逐步轉型
不需要一開始就辭職,而是利用工作之餘,慢慢建立屬於自己的收入來源與生活模式。 這樣一來可以大量降低創業風險,透過時間累積、自律經營,一步步建立穩定事業。
自由不是不工作,而是「主動選擇怎麼工作」
不上班,不代表我不願意努力;只是我想把努力花在我自己選擇的事情上。
我想讓自己的人生節奏更符合自己的步調,而不是被公司行事曆綁架。我們不必一輩子綁死在工時與班表裡。工作可以繼續,但生活,也可以重新設計。
工程師女孩的斜槓計畫:不離職,也能開始自由人生
我最近開始實踐一個屬於自己的計畫:一個不離職也能開始的斜槓路線圖,希望在本業之外,慢慢打造一種更有彈性、更能自主掌控的生活型態。
這不是什麼成功學,而是一種真實過生活的方式。如果你也正在尋找出口,或許我們可以一起走這條路。